微资讯!青岛教育援藏:“让素质教育的种子在桑珠孜区生根发芽”
(资料图片)
编者按:从齐鲁海滨到雪域高原,从巍巍泰山到熠熠冰川,山东到西藏的日喀则市有着4000公里的距离。自1994年第一批山东援藏队伍进入日喀则起,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天堑终变通途,泰山与珠峰共同见证了鲁藏两地的深情友谊。2022年7月,第十批山东援藏队伍抵达日喀则,接过援藏工作接力棒,尽山东所能援,日喀则所需,久久为功,批批接力,在三交、民生、产业、智力、经贸、生态六个方面进行持续性对口帮扶,续写山东援藏新篇章。
齐鲁雄鹰 飞向日喀则——山东援藏纪实系列报道(九)
海报新闻记者 程文琪 邹仕晓薇 日喀则报道
“黑眼睛、黑头发,我生在大中华,写得中国字,说得中国话,触动一颗中国心,我是中国娃……”在日喀则桑珠孜区江当乡幼儿园,大中小三个班的孩子们正跟老师边珍一起唱着歌。上午的阳光很好,唱完最后一首歌,边珍带着孩子们来到室外的小游乐场,让他们畅快地“撒欢”,边珍指着崭新的滑梯和其他游乐设施告诉记者,“这些滑梯和跷跷板,还有室内的画册和益智玩具,都是青岛援藏队伍为我们配置的,从硬件到软件,都是齐全的。”
青岛市第十批援藏干部、桑珠孜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杰说,“青岛教育援藏将教育帮扶的重点放在提升幼儿以及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硬件以及软件设施上,除了帮助桑珠孜区以及几个乡的幼儿园改善教学环境外,还对中小学科技素质提升以及教师水平等方面提供资金和人才支持,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打造日喀则市少年科学院,让日喀则中小学孩子们在此进行沉浸式的科技体验。”
“小小科技打开孩子们的新世界”
由青岛援藏投资7300万元建设的日喀则青少年科学院,是西藏首所青少年科学院,在2022年7月完成揭牌仪式。周杰告诉记者,今年青岛援藏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继续打造青少年科学院,丰富院里的课程项目,计划建设中小学生海洋科普教育中心、安全生命教育中心、国防教育中心、生态环保教育中心、人工智能教育中心、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心等六个教育中心。
“青少年科学馆预计今年下半年正式启用,相比于我们的山东省科技馆,日喀则市青少年科学院建成之后,当地中小学生可以申请在里面进行一周的研学活动,由青岛过来的老师进行教学,学生们不用走出校门,就可以实现与科技的互动。”周杰说,在科学院,他们借鉴青岛等内地多个城市的教育模式,引进优质的课程,采取集中设施设备、集中教师资源、集中学生课时“三集中”的方式,解决当地素质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让孩子们可以沉浸式体验这些科学小实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他们的爱国意识,缓解当地素质教育资源匮乏的状况。
“山海大讲堂”搭起两地教育交流桥梁
“这次我讲的题目是《支持幼儿游戏 实现自主发展》,从教师如何让游戏在儿童教学中起到作用,来讲一讲幼儿教师在幼儿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哪些问题……”这是一堂跨越空间的线上课堂,连线那头的主讲人是齐鲁名校长、山东省特级教师、青岛市胶州实验幼儿园园长逄伟艳;而听课的,是日喀则市桑珠孜区所有幼儿园的学前教师。
周杰说,这已经是青岛援藏组织的“山海大讲堂”的第二期培训,依托西藏教育的珠峰旗云平台,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将青岛与日喀则两地学前教师连接起来,通过专家讲授,进一步提升广大学前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科学施教能力和水平。
据了解,“山海大讲堂”,是第十批青岛援藏组织的线上培训活动,集聚青岛的齐鲁名师、名校长资源,聚焦桑珠孜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主题,根据桑珠孜区教育的需求,提供定制化的课程,既有学校党建、德育的内容,又有教育教学的青岛经验。“山海大讲堂”每月开展两次讲座,通过开展常态化的学习培训,将青岛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线上培训的方式源源不断地引到雪域高原,传递给日喀则桑珠孜区对口教师,拓宽了两地交往交流交融途径,锻造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
除了建设打造青少年科学院,开办“山海大讲堂”,青岛援藏还在桑珠孜区投资建设了一所小学——青岛小学。“目前青岛小学有一年级4个班,16名小学教师,去年青岛援藏投资资金购买了一半设备,今年又加大一部分资金继续购买剩余设备。”青岛小学校长米玛次仁说,虽然今年只有一年级学生入学,但校园内已经有了蓬勃生机,他计划在学校内打造优质国学校园文化,开展国学、科技等一系列创新课程。
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位置,桑珠孜区的孩子们在参加交流、比赛等各种特色活动的机会非常匮乏,之后的三年,青岛教育援藏还计划开展“走出去、引进来”活动,把当地孩子带出去,和内地的孩子一起,参加各种研学活动,享受和内地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资源,让日喀则和山东的孩子实现心与心的交流。
“有首幼儿园歌怎么唱的来,种下一颗小小种子在我心里快要发芽……希望素质教育的种子能够在日喀则桑珠孜区生根发芽,我们的援藏工作在帮助鲁藏两地实现交流交往交融的同时,助力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周杰说。
X 关闭
- 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