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讯!一个农村出生的80后看《吹响小河山》 太多情节不合理30万花得不值
我是看完《吹响小河山》这个短片了的,20分钟的短片,时代背景好像80年代又像90年代。感觉更像90年代后期,讲述的是一个留守儿童,在学校经常遭受欺负,家里很穷,只能吃土豆。支教女老师要举办合唱团,他不开口练,由此老师走进他的家里,发现了他家的情况……,将留守儿童的现状拍给工地上的父母们看……
影片中,那个穷困的留守儿童的家中,出现了电话、磁带录音机、还有满墙的彩色照片。不得不说,这是一个给人传达混乱逻辑的片子。
一、留守儿童到底是在玩还是在遭受霸凌?
(相关资料图)
影片开始的时候,这个留守儿童被其他几个孩子按在地上抢东西,不知道要传达的是孩子被霸凌还是孩子之间的天性,说霸凌吧,留守儿童脸上明显有故意戏弄其他孩子的充分;说是在打闹吧,和影片后面的部分似乎又矛盾。
二、影片显示这留守儿童被校园欺凌了。
影片接下来有个镜头,似乎也在刻意显示这个孩子是被其他孩子霸凌的对象,因为黑板上画了个猪头,写了留守小孩是大蠢猪,说明他是被欺凌的对象。
三、留守儿童家有磁带录音机、电话,气质不凡父亲有班上,在90年代的农村不算穷人家
影片中,留守儿童家里还出现磁带录音机,还有电话,满墙的彩色照片,在90年代,这些可不是一般家庭能拥有的,磁带录音机那玩意,一般家庭买不起,还有电话,一般家庭也装不起。能拥有这两样东西的,说明家庭条件不错,其穿着打扮与其它孩子相比,甚至更好。家庭条件不错的留守儿童,在农村不欺负其他孩子就不错了,哪里还会被其他孩子霸凌。
四、家里有电话彩色照片挂满墙却没米饭下锅只能吃土豆充饥
如果说孩子家庭条件好,那么影片接下来又把我搞懵逼了。因为这个孩子家里没吃的,助学的老师去他家,居然是煮了两个土豆来吃。灭火的时候居然还是直接用水浇灶台里的火,这说明了这孩子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生活技能,直接用水浇灶台,这哪是穷人家的孩子干的事情,与生活脱节,但影片偏偏还给了个特写的镜头。
五、时间逻辑不对,留守儿童父亲说是冬天,而视频中屋外还郁郁葱葱的庄家和绿树
两个人的对话,一边是留守儿童,一边是助学女教师;为了更好地衬托出留守儿童的“悲”,一个还用了黑白镜头,一个用了彩色镜头。留守儿童的爸给他打电话的时候,问冬天家里冷不冷,可当时明显的影片外景完全看不出来是冬天,地里的庄稼郁郁葱葱的,玉米都还没开花,小树也绿油油的,这不是矛盾了吗?
六、留守儿童家飘着五星红旗,在农村基本没有这样的挂国旗的。
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房子上,有一面昼夜飘扬的五星红旗。我在农村生活了那么多年,好像没有见谁家会这样挂上国旗的。
就我80后出生,在农村生活了那么多年的经验,觉得这个影片的导演,是完全不了解那个时代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对农村生活也是部了解的,所以拍出的片子不仅勾不起那个年代的人共情,更不可能让现在的观众在感情上得到认可的。
这样的留守儿童生活场景或许是来源于导演从书本中得到的信息,然而却又有很多矛盾的地方。当然除了这些不符合情节的逻辑矛盾外,这影片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故意营造一种农村生活的“灰暗”。而实际上,农村那些留守儿童是这样的吗?至少我家那些亲戚表弟们,是嗨得能把房子都给点着火的主。那时候农村的天空可是湛蓝湛蓝,山清水秀,令人神往的。
《吹响小河山》事件
《吹响小河山》是青岛电影学院一女学生拍摄的作品,在学校举办的2023年毕业联合作业“金像奖”中,这部作品仅仅评了三等奖。据这部影片的导演介绍,自己经常在国际上获奖,这一部自己精心编剧导演的《吹响小河山》在国外也获得了提名奖。这次自己花了三十万,学校也花了一些钱,结果只得了三等奖,所以她很不满,“得了三等奖,我是不接受的……希望观众评委好好看看我的这部片子。”然后弃奖潇洒离去。
为什么这么这个小影片会引起那么大的舆论争议,归纳了一下:
1、在国际上多次获奖,这部小电影也获得了提名奖,为什么只得三等奖?这是这部小电影的导演的灵魂拷问。
2、自费了三十万,难道就得这么个玩意奖?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三十万花得太不值了。
那么评委老师是什么样的呢?
据校方回应:评委老师都是比较专业,打出来的分是值得认可的,如果是本人觉得不合适,那就是他自己的意愿。
网友又是如何看的呢?
支持弃奖女孩的:
网友一:我就觉得这才是年轻人,敢做敢为,不吃你们这老一辈的规矩
网友二:支持你,敢于挑战权威,有能力就出去闯荡吧。
网友三:给女子点赞,勇于向中国人情社会说不。
网友四:孩子,就应该这样。自信源于实力。
网友五:评委也不是神,所以评审出来的结果也不一定是合理,但自己首先要处之泰然,格局要打开,以后的成就远比现在的斤斤计较重要。
网友六:看了一下这人的片子 一个仿维斯安德森的片子 拍的还行,一二等奖应该可以,三等奖确实有点低了,但是也不至于到拒绝领奖的地步
从支持女孩的一方来看,对于她个人的勇气赞赏比较多,认可这种敢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但是对于作品本身几乎没讨论。
反对弃奖女孩的:
网友一:你是拍得时候就认为自己是一等奖了,不领就别领吧,不是你出了三十万,估计前十名都进不了。
网友二:一个用座机的农村年代,雄伟的大桥上一排穿着西装和运动鞋的大爷,用着碳鱼杆钓鱼,把我整混乱了。
网友三:使出了吃奶的劲,多次强调很用心地拍,却只拿了三等奖,说明能力已达上限,没有这方面的天赋而已。奉劝尽早转行。
网友四:拍摄留守儿童这个题材,目的很明确吧,就是为了国外去拿提名?因为西方喜欢看中国落后的、不好的。本以为拿了提名回来拿个冠军不是稳稳当当的,结果没如愿,恼羞成怒,失去理智了。
网友五:特意去搜了搜,说实话,拍的真不咋地,摆拍明显,剪辑卡顿明显,表情不自然,说句难听的还没有的小视频里拍的流畅,给个提名已经很不错了。
网友六:作品我看了,说说我作为一个80后农村普通人的感想:1看完短片,我估计导演想表达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生活问题,故事里的场景偏舞台化了,脱离实际生活,缺乏烟火气:2人物设置过于单薄,只有男小学生主人公一条线,并不能丰富的表达留守儿童的问题,仅仅以上两个问题就不能让我共情,所以我的评价是作品太一般了。
网友七:澄清一下啊,这是我同校师妹,因为她拍摄的风格,内容都偏向西方化,不尊重本国本土事实文化,所以没有得到主奖,本校评奖公平公正,但短片的采风,演技来讲还是给予了安慰奖,谢谢大家
从反对的一方来看,人数比较多,都是从作品的内容,拍摄的构思出发,只出作品的不足之处。当然还有对女孩这种不接受失败的情绪表示了异议,认为不可取。
X 关闭
- 太阳能